荣威550新车报价

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10-21 16:30:09

  随着荣威RX5的大卖,同属上汽集团的MG在今年的3月推出了其重磅小型SUV,MG ZS。MG曾在2015年初推出了首款造型犀利的SUV车型锐腾,在保留MG一贯给人印象深刻的外观设计同时,百公里加速杀进8秒俱乐部,定价也相当合理,然而事实是这辆颇具性价比的SUV卖得并不火。对于如此惨淡的销量,或许上汽识到MG在设计上的短板,不是锐腾不够漂亮,而是太过于“激进”,所以小众。于是在今年3月上市的MG ZS在设计上做出了大胆的改进,希望能在个性和大众审美之间准确拿捏尺度,成为90后细分市场的爆款。但MG真的能凭一辆ZS挽狂澜吗?

  英伦设计,设计上却形式大于内涵

  对MG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MG是一个地道的百年英国品牌,所以在整车设计上选择英伦风格是十分符合逻辑的。对于新车MG ZS的设计,设计总监邵景峰也对其灵感来源做了很多诠释,也能看出MG ZS的设计团队对其赋予很高的寄望。然而现实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MG ZS都逃脱不了国产车的影子,甚至有借鉴其他车型设计元素的嫌疑,比如吐槽最多的大灯有捷豹路虎的味道。捷豹路虎虽是英伦设计的杰作,但不是英伦设计的全部,这样的借鉴未免有些简单粗暴过于直接,就算是借鉴,向MG的经典设计元素致敬岂不是更好?好的设计语言需要传承才能沉淀为内涵,但这辆MG ZS却有自成一套全新设计理念,与百年品牌有些背道相驰。

  官方在MG ZS的设计上有很多解读,然而事实上最后上市的实车和设计团队提出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太多契合点。比如官方提到的“感性力”设计语言,但在这种相当抽象的语言背后实车却显得很普通,给人形式大于内涵的感觉。而上汽名爵对其新车MG ZS的过度解读让人怀疑其是否真的有底气通过设计来吸引90后年轻人来购买。

  定位模糊,与荣威存在部分重叠关系

  抛开上汽,南汽,MG的历史关系,就如今而言,MG和荣威仍有部分的重叠关系。同属上汽集团的荣威和MG想用设计来区分而且达到两者热卖的效果,个人看来不太现实。纵观各大汽车厂商,也不乏同一集团旗下不同品牌能在中国市场热卖的例子,但不是只靠设计。比如通用旗下的别克和雪佛兰,很明确用价格告诉你其各自定位不同的市场。又比如大众集团下的大众和斯柯达,虽然设计风格近年来拉开差距,但仍然是以价格作为市场定位的依据。反观荣威和MG,虽说在设计语言上有差异,但定价却高度重合,比如荣威550和MG6的定价就很诡异。用这种模糊的定位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到达双赢的效果未免有点异想天开。而就新车荣威RX5和MG ZS而言,虽说为不同尺寸的SUV,但同样年轻的外观设计以及与阿里合作的互联网装备,很显然瞄准的是年轻人市场。但高度的同质化也让消费者有理由去怀疑荣威和MG的车是否仅仅是换壳而已?

  或许MG注定天生小众

  相比荣威而言,MG是一个更具话题性的品牌。荣威是在上汽收购MG部分车型技术的背景下成立的品牌,而名爵是一个曾被南汽收购的百年英伦品牌。而后来上汽与南汽合并,上汽也完全地拥有了MG。简单地说,荣威是一个迫不得已而产生的品牌,MG则是一个在欧洲历史悠久颇具影响力的正统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上汽在坚持保留荣威品牌并让其走量的同时,似乎应该考虑让MG走小众个性路线,这对上汽而言能不仅能让旗下品牌更加清晰,而MG这个百年老牌的顺势发展也能给上汽带来更好的品牌影响力。

  与MG相对应的应该还有一品牌Mini。Mini虽属于宝马公司,但在产品定位上做得相当成功,专做小车,主打个性市场。上汽或许可以借鉴宝马的策略,专心打造荣威,以上汽的实力完全可以将其塑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国字招牌,这可比借鉴个伦敦眼来宣扬MG地道的英伦设计要实在得多。

  总结:历经易主起伏,几经波折,MG沦为中国的品牌与荣威称兄道弟。但MG自入华以来,销量一直令人堪忧,从百年英伦流落到消费者眼里的普通国产品牌已成事实。MG的确需要一次惊艳的逆袭来重塑造品牌形象,但仅靠设计让MG成为像荣威RX5那样的爆款国民车未免过于急切不太现实,毕竟MG是MG,荣威是荣威。不过上汽能意识到需要区分市场定位是一个好的方向,但目前区分得不够清晰,仍然比较模糊。MG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品牌,是上汽手上的一张好牌。虽然让MG给上汽带来利润是对他最基本的要求,但急于求成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对于这样一个有个性,有故事的品牌,如何让他与荣威和谐共存,发挥他的价值,上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聆听发动机澎湃的轰鸣声,如同我们打了鸡血一样的速度与激情。微信搜索carsroar关注轰鸣声微信公众号,带你走进未来的人车世界。

标签:荣威550新车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